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争魏在线阅读 - 第1024章

第1024章

    ??大秦的根基不是士族豪强,这是杨峥拒绝他们的底气。

    ??荀氏想通过联姻在大秦占据一席之地,纯粹是想多了。

    ??“陛下……可知晋主允许豪族自信招募士卒?”

    ??“朕当然知道。”

    ??“陛下可知中原士族联合起来,有三十万之众?”使者还不放弃。

    ??此人五十上下,谈吐仪表都非常人可比,想来应该是荀家的俊才。

    ??不过杨峥没有兴趣询问他的姓名。

    ??只需知道他代表的是颍川士族即可。

    ??“这么多?”杨峥笑道,“联合起来更好,朕毕其功于一役!”

    ??使者脸色苍白,“难道陛下要对天下士族赶尽杀绝?”

    ??杨峥淡淡道:“当然不是,朕给你们三条路,其一,迁入关中,可以科举入仕,也可为大秦征战,其二,迁入南中、居延、西域等地,镇守一方,你们可以占地,也可以圈人,只需大兴教化即可,如果这两条路都不愿选,朕还有第三条路,推恩令,大家化小家,一样可以科举入仕。”

    ??使者深思许久。

    ??其实无论走那一条,士族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活逍遥了。

    ??“没关系,你可以回去商议。”杨峥也不介意,从御座上起身,目射雄光,“传令,起兵,随朕平定中原!”

    ??谈判从来都是根据形势而来。

    ??打成什么样就能谈成什么样。

    ??“陛下有令,起兵!”

    ??“陛下有令,起兵!”

    ??……

    ??一道道嘹亮的声音从太极殿向外传递着。

    ??整个大兴城仿佛陷入肃穆之中。

    ??数百匹战马飞奔向城外大营。

    ??“陛下有令,起兵!”

    ??战鼓轰然而起,旌旗招展,无数把刀矛刺向苍穹,然后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起兵!”

    ??第七百八十二章 诤臣

    ??三十万秦军东出。

    ??浩浩荡荡,宛如洪流,欲席卷天地。

    ??杨峥骑在乌羽背上,曾经的良驹已有老迈之象。

    ??不过精神却异常亢奋,不输身边其他骏马。

    ??偶尔发出一两声低鸣,像是在警告其他的战马。

    ??杨峥抚摸着乌羽的马鬃,让它安宁下来。

    ??回望左右,铁骑、步甲一眼望不到尽头,身边各族将校环绕。

    ??马蹄声和盔甲铿锵声宛如闷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总担心司马家对自己泰山压顶,现在形势完全逆转,是杨峥对司马家泰山压顶。

    ??此战几乎集合了关西所有的力量。

    ??高原诸羌,漠北诸部,河西诸胡……

    ??羌胡、匈奴、鲜卑全都融入大秦的旗帜之下。

    ??诸族融合是大势所趋,而汉人历经东汉魏晋,已经处于事实上的衰落期,东汉奈何不了西羌,半壁江山的曹魏勉强压制住了草原,但鲜卑人的势力却在持续壮大,幽并凉三州,几乎成了胡地,汉人势力不断内缩。

    ??到了司马家掌权,没有一扫曹魏积弊的能力,局面则更加恶化。

    ??历史上一个秃发树机能就要了司马家的半条命。

    ??最终还是马隆自募三千义勇,击败秃发树机能的十几万羌胡联军,为司马家挽回了颜面。

    ??杨峥觉得中原早就被司马家搞的乌烟瘴气暮气沉沉,需要新鲜血液,让这片古老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羌胡匈奴鲜卑固然是野蛮的。

    ??但伟人说过,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中原的文化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高峰,但士人们沉迷于清谈玄学,服食五石散,沉迷于享受,从而造成整个族群精神的腐朽和堕落。

    ??唯有在野蛮的刺激下,方可令他们从虚假繁荣中清醒。

    ??唯有野蛮和文明互相碰撞、交融,方可重塑他们的精神。

    ??历史也是如此发展的。

    ??但却是被动的交融,华夏付出了尸山血海,累累白骨……

    ??数百年的血泪才铸造出隋唐的光彩夺目。

    ??杨峥忽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可以力挽狂澜,可以让华夏少流四百年的血泪!

    ??这或许是老天爷让他穿越的真正目的。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这一刻的杨峥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时代大潮流下的掌握气运的神!

    ??一个命令,会有数十万人前仆后继的冲在前面。

    ??一句话,就会山河变色,血流成河。

    ??一个念头,可以改变整个文明的走向。

    ??也难怪历史上苻坚八十万大军灭晋时,会有投鞭断流之语。

    ??不过杨峥不是苻坚,而现在的大秦也不是历史上的前秦。

    ??行至安邑,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军的前期粮草囤积在此。

    ??除了士卒,还有五六万被征发而来的青壮,往来运送辎重。

    ??马隆、张特从上党、河内敢来。

    ??一见面,马隆就劝道:“自古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是陛下,河北道路遥远而艰难,司马炎坚壁清野,处处坚城,一旦不利,只恐折损士气。”

    ??秦军东出,晋军也没闲着。

    ??整个河北都在收缩兵力,深沟高垒,处处设防,还解开了士族豪强身上最后的枷锁,自行招募士卒。

    ??强龙不压地头蛇。

    ??秦军虽强,但地头蛇太多,强龙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