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434章

第434章

    ??他不相信是双方的实力差距所致——虽然汉军绕到阵后的战术的确很高明——他更相信是负责指挥的小帅不肯力战,一战即溃。

    ??这样的人恐怕不止一个。

    ??这还怎么打?

    ??在扶罗韩犹豫的时候,吕布、张辽已经联手击溃了迎战的鲜卑人,重新列阵。

    ??双方遥遥相对。

    ??鲜卑人虽有数十倍的兵力,气势却无比低落,面对正在列阵的汉军,无人敢主动出击。

    ??吕布踢马上前,横戟挑战。

    ??若是换了旁人挑战,或许还会有鲜卑人迎战,与吕布来一个阵前单挑,展示一下自己的武艺,提振士气。

    ??面对吕布,没有一个鲜卑人有这样的勇气。

    ??气氛变得极其压抑,扶罗韩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面对气焰嚣张的吕布,扶罗韩忍无可忍,孤注一掷,派中军千骑出击。

    ??谁和你单挑,直接决战。

    ??“呜——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传遍战声,中军一千精锐骑兵开始加速,冲向横戟阵前的吕布。

    ??吕布看得清楚,不禁放声大笑。

    ??首功终究还是我的,马超白辛苦了。

    ??吕布举起长戟,向前斜指。

    ??刚刚列阵完毕的魏续等人再次出击。

    ??与此同时,右翼的高顺部开始变阵,步卒背对大河,大盾在前,弓弩、矛戟在后,严阵以待。

    ??吕布踢马加速,率领魏续等人再次突阵。

    ??两军相遇,鼓角齐鸣,喊声杀震耳欲聋。

    ??这些鲜卑骑兵都是扶罗韩的嫡系,装备好,几乎全员披甲,战士也都是久经沙场的青壮年,战力绝非普通骑士可比。即使面对吕布等人,也有一战之力。

    ??这本该是最后使用的胜负手,但面对吕布,扶罗韩不得不派这样的精锐出击,以期重振士气。

    ??双方战在一起,错身而过。

    ??一部分鲜卑骑士从高顺的阵前经过,看到汉军步卒列阵,便想趁机破阵,策马冲了过去。

    ??高顺站在阵中,平静地下达命令。

    ??弓弩手全力射击。

    ??呼厨泉就站在离高顺不远的地方,看着奔腾而来的鲜卑骑兵,心里不免有些惊慌。如果不是刚刚去卑率部出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如果不是身前的汉军镇定自若,他未必有迎战的勇气。

    ??鲜卑骑士冲了过来,却被汉军的长矛大盾挡住去路。

    ??鲜卑人很快就发现冲阵是一个错误,这些汉军步卒的实力远非他们的数量所能体现。

    ??汉军兵力不多,但阵势严整,一面面盾牌靠得很紧,战士在盾牌顶住,一柄柄长矛大戟从间隙伸出,宛如荆棘丛林。

    ??鲜卑人并非直接冲阵,而是中途转向,距离不足,速度也不够,面对这些坚固的阵势,威力大打折扣。战马撞在盾牌上,盾牌剧烈晃动,却没有散开,反倒是被挡住去路的战马成了矛戟的攻击目标,转眼间就被杀死,倒在地前。

    ??步卒身后是匈奴人组成的弓箭手。

    ??这些王庭骑士的箭术都不弱,在如此近的距离射击更是信手拈来,十发九中,即使鲜卑人身披铁甲也难幸免。有箭术好的甚至专挑鲜卑人防护不足的面部射击。

    ??他们射出如蝗的箭雨,对失去了速度的鲜卑人大量杀伤。

    ??鲜卑人本是临时起意,见攻击不顺,随即后撤,脱离接触,转身与吕布、张辽率领的骑兵缠斗。

    ??见鲜卑人主动退去,呼厨泉心中大定。

    ??所谓的鲜卑精锐骑兵不过如此,有何可惧?

    ??见部下顶住了吕布的攻击,扶罗韩大喜,再次派中军精锐千骑出击,夹击吕布。

    ??第三百五十二章 脑洞清奇

    ??扶罗韩派出中军精锐,与吕布以命相搏的时候,刘协率部进入战场。

    ??有吕布在前面吸引扶罗韩的注意,阻击鲜卑斥候,他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扶罗韩及时的注意。

    ??虽然有足够的自信击败扶罗韩,刘协依然没有放弃精打细算的习惯。

    ??两军作战,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多算者胜。

    ??考虑得越周全,越有可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经历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他太清楚了,哪怕是再不起眼的优势,积累起来也可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所谓的以弱胜强也是不断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积小胜为大胜,不断累积,最后达到一个临界点。

    ??斥候往来奔驰,将一条条消息送到刘协面前。

    ??吕布取得的战绩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尤其是张辽、高顺对匈奴人的利用,让他最为满意。

    ??如果每一个将领都能像张辽、高顺这样,何敌不克,何战不胜?

    ??得知扶罗韩派出两千精锐骑兵夹击吕布,欲求一胜,刘协知道,机会来了。

    ??真正的对手还没上场,扶罗韩就派出了最精锐的中军骑士,说明扶罗韩已经被形势所迫,失去了最基本的冷静。

    ??“二位,该当如何?”刘协笑问贾诩、荀攸两位侍中。

    ??“陛下随心所欲。”贾诩抚须而笑。

    ??“臣附议。”荀攸也不废话,直接表示了赞同。

    ??到了这一步,已经不需要他们再出谋划策,按既定的方案办就是了。

    ??对战场细节的把握,刘协有着常人难及的直觉,可以完美的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