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859章

第859章

    ??“我想我不用学易了,也能像你一样卜算如神。”

    ??虞翻一边迈步急行,一边说道:“易学只是表现道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唯一的方式。正如善易者不卜,知道者也不必学易。”

    ??“你如此急行,却气息不乱,还能侃侃而谈,是有什么秘术吗?”

    ??“吐纳术而已。”虞翻笑道:“臣家传吐纳术,但愿意下苦功练习的人极少。臣儿时承家学,练习至今,已经习以为常。”

    ??“既是家传,那我就不问了。”

    ??“陛下若想修习,臣倒是可以献与陛下,只怕陛下不能坚持练习,无法见效。”

    ??“当真?”

    ??“其实这个吐纳术很简单,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老子所言之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只是开始不习惯,至少三年才能有成,随心所欲而不用刻意。”

    ??“三年之后,就难像你一样日行二百里?”

    ??“不仅如此,更能让人增添智慧,举一知十。文学武艺,一通百通。”

    ??“这么厉害?”马云禄来了兴趣。

    ??“若贵人能够坚持三年,时时练习,将来生下的皇子、皇女就算不是圣人,至少也是个贤达。”

    ??马云禄红了脸,转过头去,却偷偷瞥了刘协一眼。

    ??刘协没吭声,却若有所思。

    ??虽然还不知道虞翻所说的吐纳术究竟如何练习,但他猜应该不会太复杂。如虞翻所说,这个吐纳术最难的是坚持。

    ??呼吸是人的本能之一,要把这个本能调整过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本能,没有强大的意志和耐心是做不到的。

    ??其实做任何事都是如此,看似最简单的办法,加上不断的坚持,就能创造出奇迹。

    ??但人的本性却喜欢走捷径,在各种技巧中浪费时间。

    ??刘协一时出神,虞翻也不再说话,不紧不慢地跟着刘协。

    ??其他人跟在后面,看着虞翻步履如飞,越看越惊讶。

    ??宫里也有些善走的,军中更多,但能像虞翻这样一直保持着速度,而且气息不乱的却非常罕见。

    ??赵云立刻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在军中推行这种吐纳术,让将士们都拥有和虞翻一样的能力,那步卒岂不是也能拥有骑兵一样的行军能力?

    ??即使是对骑兵来说,日行二百里也是很难得的。如果步卒有了这样速度,哪怕人数不多,也足以成为一支奇兵、精锐。

    ??“陛下。”赵云踢马追上了刘协。“臣以为可在虎贲、羽林推行此术。”

    ??刘协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赵云,有些不解。

    ??“陛下欲用精兵,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练兵之术。”见刘协还没反应过来,赵云又提醒了一句。“比如魏武卒。”

    ??刘协恍然大悟。

    ??虞翻的神行术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并非没有先例。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比虞翻还要强悍。

    ??如果能用虞翻家传的吐纳术训练出一支魏武卒一样的精锐,用于远征再合适不过,对后勤的要求大大降低。

    ??刘协觉得可行。“虞卿,有没有兴趣到讲武堂做个教习?”

    ??虞翻转头看着刘协。“讲武堂还有比臣更高明的人吗?”

    ??刘协想了想,摇摇头。“还真没有。”

    ??“那臣为何不能胜任祭酒,只能做教习?”

    ??刘协愕然,随即大笑。他举起手,向虞翻表示歉意。“虞卿言之有理,是我疏忽了。我重说一遍”。

    ??刘协收起笑容,很正式的说道:“你有没有兴趣到讲武堂做祭酒?”

    ??“臣,当仁不让。”

    ??刘协抚掌而叹。“有虞卿做祭酒,贾侍中就轻松多了。”他转头看向周忠。“周公此行,功莫大焉。”

    ??周忠正想着待会儿怎么向刘协汇报庐江度田的事,没关心刘协和虞翻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刘协这么一句,一头雾水,只有含糊的应了两句。

    ??孙策却是心头一沉,不禁怅然,心里空落落的。

    ??被他倚为心腹的虞翻没了,成了朝廷的人。

    ??第七百零三章 君臣交易

    ??大半个时辰后,刘协与虞翻绕建章宫一周,完成了测试。

    ??虞翻的表现堪称完美。

    ??刘协请他上马,与他并肩而行,走进了长安城,走进了未央宫,来到清凉殿,请为上宾。

    ??赵云等人退下,孙策、周瑜也被安排在殿外等候,只有周忠、诸葛亮作陪。

    ??看到这个场景,周忠心中的忐忑总算消散了些。

    ??刘协与虞翻聊了很多,既有虞氏家传的吐纳术,也有虞氏家传的易学,还有虞翻的同乡王充所著的《论衡》。

    ??王充离世已有百年,他的《论衡》流布却不满,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刘协知道这部书,一方面是前世印象,一方面是蔡琰提过这部书。

    ??蔡邕流落江湖时,曾到过会稽,见过《论衡》,深自佩服。但蔡邕有点读书人的陋习,凭借书中提到的论点、方法获得了不少虚名的同时,却对这部书绝口不提,以至于很多人还没听说过这部书。

    ??虞翻却没有藏珍的想法,见天子有兴趣,立刻大谈特谈,甚至超过了他的家传易学。

    ??刘协当即决定,由少府出资,将这部书印三千部,颁行天下。

    ??虞翻感激不尽。

    ??会稽远在东南,人文不如中原,甚至不如相邻的吴郡,常常被人视为蛮夷。虞翻学识渊博,一心想为会稽正名,只是没找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