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1151章

第1151章

    ??嗯,还是刘晋说的对,抛开了所谓的脸面,对外方面之讲利益,这做起事情来就舒舒服服了。

    ??要是还像以前一样,你对他们讲什么宗主国和藩属国的情分,他们却是将你当成冤大头,还以为你大明虽大,却是虚有其表,外强中干呢。

    ??现在好了,那些虚的东西头抛掉,只讲利益,只讲实际的利益,一切就很舒服了。

    ??这赔偿的银子它不香吗?

    ??还是说这赔偿的土地它不肥沃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盖三皇,德高五帝,纵然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远不及陛下……”

    ??有大臣站出来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就一顿乱拍,以至于弘治皇帝的老脸都忍不住微微泛红,不过却是很享受这种感觉。

    ??人嘛,其实都一样,纵然是皇帝,他也免不了如此。

    ??当皇帝的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历史上的千古一帝比一比,现在有大臣将弘治皇帝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相比,这让他也是很享受。

    ??当然了,这虽然有拍马屁的成分在里面,单单是从大明现在的版图来说,弘治皇帝的功绩似乎好像真的不会比这些帝王差太多。

    ??至少来说,现在的大明,它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明了,它已经走出了原先的轨迹,向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去发展,版图不断的扩大,统辖的区域也是越来越大。

    ??现在的明军和历史上的强军相比也丝毫不差,这几年的连年征战,每次都是大胜,自身损失微乎其微,却总是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所以这马屁拍的也不算太过分。

    ??“哈哈,这都是祖宗庇佑,我大明君臣同心,上下臣民齐心协力之果,朕不敢居功至伟,这份功劳是属于我们所有臣民的。”

    ??弘治皇帝老脸微红,非常谦虚的说道。

    ??这都是老说词了,有什么功劳,那都是祖宗庇佑,臣子们努力,再加上大明百姓的辛苦付出才有的,他这个当皇帝并没有功劳,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如此,这是谦虚话。

    ??“传朕旨意,将此大捷以袛报的形式发往大明各地,我大明上下当举国欢庆。”

    ??“是~”

    ??群臣一听,顿时连忙点头。

    ??“陛下,这马来半岛上新获之地,刘晋建议说单独设立一个新的行省,另外也是建议说在麻六甲这里再修一座城池~”

    ??“这官吏方面可能又不够了,还请陛下再此下旨给各地举人,将这些举人发往南洋各省为官,巩固我大明之边疆。”

    ??吏部尚书王鏊忍不住头痛了,自己这边才刚刚商量完象林和交趾的事情,你这里倒好,又给我弄出一个新的行省出来,这下好了,又来活了。

    ??“这事就交给王爱卿你去办吧。”

    ??弘治皇帝点点头同意下来,他现在心情是真的非常不错。

    ??开疆拓土就算了,关键是这银子都还花不完,源源不断的银子流入到大明来,从安南到占城,再到麻六甲和暹罗,明军的损失几乎忽略不计,却是获得了巨大的战争果实。

    ??这让他真正的尝到了甜头。

    ??“世界很大啊,这仅仅只是南洋诸国,刘晋和张懋这一时半会肯定不会回来,还有一些南洋国家没有收拾,到时候将这些南洋诸国狠狠得梳理一遍,这银子随随便便也可以拉个几千万银子回来。”

    ??“关键是以后每年都还有赔款回大明,这军费开支都不用发什么愁了。”

    ??“嗯,必须要继续扩大海军,继续扩大军队,世界怎么大,国家怎么多,以后还会怕没有银子?”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就开心不已,这不用为银子的事情发愁,这日子真爽。

    ??想一想以前,自己过得叫什么日子啊,憋屈的很。

    ??省吃俭用,皇宫都不舍得修葺,想要办点事情,大臣一句没有银子就立即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怼回来了。

    ??“打完南洋诸国,接下来就是收拾西域诸国了。”

    ??很快,弘治皇帝将自己的目光看向巨大的世界地图,目光也是看向了西域之地。

    ??“打西域并不难,关键还是以后如何治理西域的问题。”

    ??“人口太少了,又都不愿意往外面迁移,这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人就没有办法稳固的统治这些地方,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了。”

    ??第719章 举国欢庆

    ??京城的早晨,伴随着朝阳的升起,这座庞大的城市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卖报~卖报~”

    ??“南洋大捷,南洋大捷~”

    ??“麻六甲赔偿我大明一千七百万两白银~”

    ??“暹罗赔偿我大明五千万两白银~”

    ??大街小巷,伴随着报童的声音响起,顿时在这些报童的身边就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南洋大捷了。

    ??“给我一份~”

    ??“给我一份~”

    ??报童的身边,人们纷纷抢购报纸,转眼间报童手中的报纸就卖的精光,喜欢看报的人越来越多,报纸的销量也是越来越高了。

    ??而且现在已经不仅仅有大明早报,在京津地区这里还出现了其它的报纸,像国子监这边一些学子们办的,上面专门用一些高深晦涩,之乎者也的东西写一些内容,故作高深,所以销量很差,也只有少数一些人会去购买。

    ??还有大明商界这边一起合伙办的,专门报道和经商有关的内容,提倡商人们应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经商做生意应该要讲诚信,同时也应该要为大明的繁荣富强尽一份责任,而不是做奸商,发国难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