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2748章

第2748章

    ??朱厚照一听,想了想说道。

    ??在说话间,状元杨慎带着新科进士们已经游走过来,顿时整个街道都热闹非凡,人们争相目睹状元郎的风采。

    ??当刘晋、朱厚照、王守仁在谈论杨慎的时候,旁边不远处的一处酒楼上面,祝允明、文征明、蔡羽、汤珍等人也是聚集在一起,眼睛红红的看着下面春风得意的杨慎以及其他的新科进士们。

    ??没有出什么意外,祝允明又落榜了。

    ??祝允明已经考了6次了,结果还是没有高中,更加让他伤心难过的是,他的儿子祝续这一次会试都已经高中了,正在下方游街的队伍之中。

    ??反而他这个当爹的,考六次都考不上进士,真的是丢人都丢到家了。

    ??“祝兄,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气馁,回去好好准备,三年之后又是英雄汉。”

    ??文征明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祝允明了,他儿子都中进士了,他一把年纪却是还是考不中,这实在是太气人了。

    ??就和自己一样,考举人都已经考了好几次了,可是始终都考不上。

    ??“我已经放弃了,实在是丢人啊,以后我不再参加会试了。”

    ??祝允明无奈的回道,他实在是没脸再来参加会试了,自己儿子和自己一同参加会试,他高中了,自己落榜了,这也是一个千古佳话了。

    ??整个人都心灰意冷了。

    ??“那朱兄以后准备做什么?”

    ??文征明一听,顿时就赶紧问道。

    ??“我准备去做个小官吧,反正现在朝廷想要大量的官员前去各地为官,回头我就准备去报备一下,看看会被分配到哪里去为官。”

    ??祝允明想了想说道,身为读书人,仅仅以举人的身份去做官,这实在是让人不甘心,举人做官,注定了一辈子都是小官,别想做大官,只有那些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人才有机会做大官,这已经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了。

    ??“也好,你好歹是举人,还可以做官,我这个秀才连做官都不行。”

    ??“回头去拜访下那个刘兄,他不是在吏部嘛,看看能不能谋个好点的位置。”

    ??文征明听完,沉默了良久,最终也是点头表示了支持,科举实在是太难了!

    ??第1655章 长江大桥股票上市

    ??望月楼上,刘晋自然是不知道祝允明心灰意冷的准备去当小官了,此时正和王守仁商量着南京长江大桥的事情。

    ??“老王,这长江大桥的预算大概要多少?”

    ??刘晋仔细的看了看王守仁这边的计划书。

    ??这次要造的长江大桥是双层大桥,上面是水泥公路,下面一层是通火车的,耗资很大,不过采用的建造方式却是相对简单可靠的建造方式,需要建造大量的桥墩,但也导致了它的建造成本要高很多。

    ??“大概需要四千万两白银。”

    ??王守仁回道。

    ??“四千万两白银~”

    ??“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听到这个数字,刘晋忍不住感叹一声。

    ??在这个科技、工业都相对落后的时代,想要建造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它的建造成本实在是太昂贵了。

    ??四千万两白银,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去想。

    ??也就是现在的大明财大气粗,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拥有庞大的财富,这才敢说投资四千万两白银。

    ??当然现在大明的白银价值和以前相比也是大大降低,因为从全世界流入大明的白银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

    ??殖民全球,同时又在全球贸易,每年流入大明的黄金、白银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银子的价值比起以前要低很多。

    ??在以前的时候,刘晋刚刚穿越来的时候,普通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用的都是铜钱。

    ??但是现在,家家户户只要去工作的,一个人一年随便都能够赚几十两银子回去,家家户户都有银子,这价值自然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也就是大明地大物博,又可以掠夺全球庞大的殖民地以及资本工业的一定发展,所以才没有导致大明的物价大幅度上涨,但是人工价格却是一直在上涨。

    ??但不管如何去算,这四千万两白银依然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和财富。

    ??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富去建造一座大桥,这其中的风险依然很大,关键是建好之后,想要收回成本来,估计着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是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故而才需要朝廷这边的大力支持。”

    ??王守仁也是郑重的点点头。

    ??南直隶这边因为金陵拖欠工钱的事情,导致现在发展极为缓慢起来,南京这边大量的工厂倒闭,找不到工人不得不前往淞沪或者是武昌、南昌等地。

    ??这让王守仁是心急如焚,作为南直隶布政使,他希望能够通过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来带动南京的发展,让南京和南直隶慢慢的恢复生机。

    ??只要这座大桥修好了,这南来北往的商旅还是要从南京这里过,再加上铁路和长江的水运,南京的交通就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

    ??有这样的条件,自然而然就可以发展起来。

    ??现在,他们也算是尝到了苦头。

    ??大家都不愿意来南京工作,不愿意南京人打工,很多时候一听对方是南京老板,直接走人。

    ??这个时代,还是极为讲信誉和名声的年代,名声搞臭了,连带着其他人都一起受到了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