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3192章

第3192章

    ??“我听闻这个皇家酒店颇为昂贵,我手头比较紧,还是住客栈吧。”

    ??云天空想了想说道。

    ??他是南云省本地高加索人,家里面只是普通的小吏,为了培养他读书已经是极为不易了,这次来进京赶考,那是几乎将家里面的积蓄都给掏空了。

    ??手头算是很紧的了,李向东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所以也是点点头说道:“我也听闻这个皇家大酒店非常的昂贵,住一晚都要两三两银子呢,我们这一住至少也是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也是住不起啊。”

    ??“两位兄台的住宿费算我的。”

    ??这时陈彼得开口了,非常大气的说道。

    ??他这一次可是带了很多的银子,家里面也是早就交待了,要多结交朋友,出点银子根本就不算什么的。

    ??“这怎么好意思~”

    ??“是啊~”

    ??李向东和云天空两人连忙说道,至于其他人则是纷纷看向这个陈彼得,没想到一向寡言少语的陈彼得竟然如此的大气。

    ??这要是给两人住住宿费用的话,这几个月下来,至少也是大几百两银子,也是有钱的很。

    ??“一点点黄白之外罢了,两位兄台就不要在意了,你我难得一同进京赶考,相见恨晚,这是缘分,区区一点银两而已不足挂齿。”

    ??陈彼得笑着说道。

    ??“对,对,陈兄既然有意,两位就不要再拒绝了,相遇就是缘分,区区一点银子而已,不必在意。”

    ??曾子英也是跟着说道。

    ??“是啊,是啊,就一起住皇家大酒店了。”

    ??王瑄也是跟着说道,他家里面这次也是给了很多的银子,足够他潇潇洒洒的在京城这边吃好喝好、住好了。

    ??这考上举人的,基本上家境都是颇为不错的,穷秀才、穷秀才,可是从来没有穷举人的说法,一般来说到了举人这个阶段了,家里面即便是条件不行,也会有有钱的人愿意帮你的。

    ??比如如果你还年轻又没有娶妻的话,很多有钱的老爷也都乐意将女儿嫁给你,还给你一大笔的嫁妆。

    ??总的来说到了举人这个层次,已经是大明的士大夫阶层了,都可以直接做官的,一点银子他们还是不放在眼中的。

    ??“如此就要让陈兄破费了~”

    ??两人想了想也是向陈彼得致谢道。

    ??“区区一点银两,何足道哉,走,走~”

    ??陈彼得大气的摇摇头说道。

    ??第1924章 大明的民族融合2

    ??京城大明皇家大酒店这里,曾子英、陈彼得、李向东等人乘坐黄包车抵达了这里,一到这里立即就能够看到很多书生模样打扮的人,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彼此聊的甚欢,遇到其他人的时候,也是彼此纷纷起身,互相认识一番。

    ??整个皇家大酒店似乎好像都被这些前来京城赶考的学子们所霸占了,走到哪里都是这些学子们的身影。

    ??曾子英、陈彼得、李向东等人一进到大酒店里面,也是立即遇到了其它地方的考生,彼此互相拱手行礼,有的还会主动上前来问问兄台是来自哪个省的,彼此互相认识一番。

    ??伴随着大明交通的改善,大量公路、铁路的修建,航运的便捷,再加上汽车、摩托车、马车等越来越多,这极大的便捷了大明学子进京赶考。

    ??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些年来京城赶考的学子是越来越多了,一年比一年多。

    ??在以前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多偏远地区的学子前来京城赶考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

    ??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路途遥远,往往进京考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是一场对身心的严厉考验。

    ??另外科举考试也是非常残酷,往往只有7%左右的人能够考中,而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能够中举的概率仅仅只有0.4%左右,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才能够高中,有些甚至于考了十几次才侥幸高中。

    ??这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是无比煎熬的事情。

    ??需要花费大量的盘缠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抵达京城,然而高中的概率非常低,往往都是来走个过场,凑凑热闹。

    ??一次两次还好,年轻的时候也还好,但是五次、六次都没办法高中,再加上年纪大一些之后,基本上也都会熄了进京赶考的心思了。

    ??以前的时候,每次科举考试大概会有3000-5000人前来参加考试,而每次能够中进士的人数大概在300人左右。

    ??有时候参加会试的人比较少一些,3000多人,高中进士有300人左右,大概还能够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录取率。

    ??当然,这是明初的时候,那个时候参加科举的人数较少,录取率比较高了,到了明中后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就越来越多,录取率就越来越低了,最低的时候甚至于低于4%,一百个人当中只有4个人能够高中进士。

    ??这样残酷的竞争之下,这能够高中进士的,自然是非常的不容易,也是人中龙虎,一飞冲天。

    ??要知道参加会试的可都是从全国各省选拔出来的出类拔萃的,每一个都是牛人,可是在会试的时候,依然还要面临如此残酷的竞争。

    ??这也是很多学子考了几次之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了,因为即便是千辛万苦的去参加考试了,你很大的概率也是考不上的。

    ??还不如去朝廷这里补缺,看看能不能以举人的身份去当个小官又或者是干脆回自己的家乡当个富家翁,何必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