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629章

第629章

    ??虽说他还未开府,比不得几位年长的皇兄,都是王爷,爵高俸厚,但是因使人在昌平那边修别院,对园子布置什么也很是上心。

    ??不说厅上众人百态,就听鼓乐声起,响鞭开道,康熙上朝了。

    ??众人按照早已留意好的位置,按照身份品级站了,皆跪的叩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扫了众人一眼,道:“众卿平身!”

    ??众人又是齐叩首,而后方起身,具都垂首而立,无人敢抬头。

    ??就听内侍使着公鸭桑高声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只听脚步声起,最先出列奏本的,总计有四人,是诚亲王胤祉、简亲王雅尔江阿、大学士温达与大学士李光地。

    ??除了被圈禁的大阿哥与废太子外,诚亲王是康熙诸皇子阿哥之长;雅尔江阿是宗人府宗令,宗室诸王之首;温达是满人大学士,李光地则是汉人大学士,满朝文物之首。

    ??四人齐奏的是,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外文武大臣官员等,以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大庆,各进鞍马缎匹等物。

    ??康熙沉声道:“朕每于读书鉴古之余,念君临天下之道,惟以实心为本,以实政为务。朕诞膺统绪五十余年,宵旰孳孳,不敢暇逸,惟以不克仰承上天之眷佑,丕显祖宗之鸿庇为惧。在位弥久,惕励弥深,此内外臣工,海宇黎庶之所共谅也。尔等勤勉政务,善待民生,便是朕之幸矣!所供之物,却之!”

    ??两位王爷与两位大学士都跪了,其他王公百官亦是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再次恭进寿礼。

    ??如此再三,形式做得足足的,这段戏码才算过去。

    ??接着,是大学士萧永藻的奏本,直隶各省来京叩祝万寿官员,除年不及六十、犯重罪者不开外,有文官李录予等二十三人、武官王世臣等二人,开列恭请圣裁。

    ??康熙命内侍将奏折递过来,仔细看了,提起御笔,勾勾圈圈,而后道:“原任提督王世臣、侍郎李录予、彭会淇、副都御史劳之辨、侍讲杨大鹤、御史鹿宾、袁桥、运使孙之鼎、知府章文璜、光禄寺署正邢俨、通判赵明仁、知县沈宗演、俱着给与原品。汉官内年逾六旬者,俱已施恩,满洲、蒙古、汉军官员亦照此例查奏。”

    ??萧永藻应声退下,再出列的是礼部尚书赫硕咨,其奏本是关于万寿大典的相关安排。

    ??西直门外,已经按照省份,搭建龙棚。十七日各省老人将在本省龙棚下齐集接驾;十八日至正阳门内,听礼部指地方行礼,而后再至龙棚下接驾。

    ??康熙听完奏本,沉吟一下,道:“既然十七日朕进宫时经过各省龙棚,诸老人已得从容瞻仰。十八日行礼后,老人不必再至龙棚下接驾。省得城门拥挤,年老之人,实有未便。”

    ??赫硕咨少不得又称颂万岁仁德云云的,然后退回行列。

    ??曹颙站着却是有些累,看着这个学士尚书挨个的上前,心下思量着,这不会是人人有份,每个都要奏上一番吧。那样的话,怕是到中午也散不了朝。

    ??果不其然,礼部尚书刚退下来,兵部尚书殷特布又出列。

    ??殷特布说的还是万寿节大典相关的,便是太仆寺卿巴查尔中风之事。因大典前后,太仆寺卿职责繁重,不好出缺,兵部举荐四品候补道台明安暂代。

    ??太仆寺管马政,与兵部也算是有所从属。太仆寺主官出缺,兵部举荐也不算僭越。

    ??康熙看着奏折,瞧了明安的三代履历,心下有些不舒坦,冲吏部尚书富宁安道:“吏部那边,可拟了人选了?”

    ??吏部尚书富宁安应声出列,从袖子里抽出奏本,这边保奏的却是太仆寺少卿伊都立暂代。

    ??康熙微微眯了眯眼,命兵部汉尚书公孙徵灏与吏部汉尚书吴一蜚出列。

    ??两位汉尚书的保奏,刚好与两位满尚书掉了个。公孙徵灏举荐的是太仆寺少卿伊都立,吴一蜚保奏的是候补道台明安。

    ??听着几位尚书说着各自原由,音量越来越高。

    ??不止百官窃窃私语,连康熙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八阿哥则是有些恼,不晓得素日泥菩萨似的公孙徵灏怎么会插一脚。他想起昨日九阿哥所说的,回头扫了十四阿哥一眼,心里有些沉重。

    ??三阿哥往八阿哥这边望过来,心下很是得意。

    ??他已经使人打探仔细了,老八收了明安的孝敬,才寻人保举明安的。不管明安那奴才行事如何,这事却是不能让他成了,也要让外人晓得老八这个“贤王”不是万灵的。

    ??曹颙这听这番吵闹,有些糊涂,这种万寿节大典之际,正是太仆寺忙的时候。主官因疾出缺,副手上去暂代,这不是合情合理么,有什么可争的?

    ??明安他是第一遭听说,伊都立却算是半个熟人。玛尔汉的六姑爷,十三阿哥的连襟,曹颂他们兄弟的堂姨夫。

    ??伊都立三十来岁的年纪,性子不古板,对兆佳府这边的外甥、侄儿们也很亲热。早先曹颂在京时,经常念叨这个姨夫,同这个姨夫交情颇深。况且伊都立也是性情中人,对于外人避之不及的十三阿哥府,并没有学其他亲戚那边少了往来,照常的登堂入室,与十三阿哥喝酒说话。

    ??虽说几个尚书喋喋不休,堂上没有曹颙开口的余地,但是从私心打算,他是希望伊都立能升主官的。

    ??过些日子,二房婶子与堂弟、堂妹们进京,毕竟是隔房的,与长房这边的亲戚要远些。曹颙在京还好,能够看护;去了山东,到底有些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