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在线阅读 - 第820章

第820章

    ??完颜宗望怒视着完颜宗磐:“燕人不过土鸡瓦狗,我大金一万铁骑,就能横扫中原,汝何以如此畏惧王霖?”

    ??完颜宗磐纵声狂笑,又呸了一口道:“宗望,汝还要脸不?

    ??前番,汝与宗弼十五万大军攻宋,宗弼被俘,汝损兵折将,被王霖逐出宋境,十余万大军埋葬于异国,汝还敢说燕人是土鸡瓦狗?”

    ??完颜宗望被骂得面红耳赤,气得浑身颤抖,却是无言以对。

    ??完颜宗翰在旁,知道朝中局势风向变了,吴乞买掌控全局,已经不再准备与燕人宣战,他和阿骨打诸子的时代渐渐落幕了。

    ??此时此刻,老奸巨猾的完颜希尹干咳两声,站出来。

    ??作为女真文字的创造者,汉人文化的拥趸,完颜希尹是吴乞买麾下第一重臣,相当于国相的存在。

    ??“陛下,臣有奏报。”

    ??吴乞买微微一笑:“请讲。”

    ??“陛下,臣以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可因一时之败,而轻易更易国策。灭燕之策,暂不必改,但此时,我大金国力受创,内忧外患,实不宜再轻易与燕人宣战。

    ??臣之意,遣使团与燕人议和。与燕人划疆而治,相安共存。

    ??若是哪一日,我国力增强,内外安定,便可再举兵南侵也不晚也。”

    ??完颜希尹打的虽然是议和牌,但却也暗示南侵的国策不会改,是长期国策,而议和不过是权宜之计。

    ??这样一来,就给了主战派一个合理的台阶下。

    ??吴乞买非常满意,微笑颔首。

    ??完颜宗磐突然又道:“陛下,还有一事。燕人传讯我大金,说是要我大金以十万良马,一万金女,作为赔款,可赎回宗干与宗弼。臣以为,可行,至少可遣使与燕人谈判。”

    ??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及阿骨打诸子面色大变,倒抽了一口冷气。

    ??好狠毒的完颜宗磐,这是要借此把阿骨打诸子往万劫不复的深渊中推啊。

    ??要将宗干与宗弼牢牢钉死在国耻的耻辱柱上!

    ??第482章 铁木真的曾祖父?

    ??东京。

    ??内阁。

    ??李纲、吴敏、郭志舜等人商议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在天下推行皇帝提出的三大国策。

    ??鼓励生育政策。

    ??烈士政策。

    ??拥军拥属政策。

    ??围绕三大国策,又将制定出一系列的减免税和徭役,及相关配套政策。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生育人口,大力发展经济,保证兵员充足。

    ??本来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人口就会出现大幅增长,而再辅以鼓励生育的政策,显然,未来一两年内、三五年内、乃至更远,大燕人口会出现几何倍数的暴增。

    ??王霖已经在着眼日后了。

    ??开疆辟土……开辟下来的疆土靠什么去固守化为永久?

    ??只能是大量的汉民。

    ??而当人口发展到了一个层次,大燕国力和经济自然就水涨船高。

    ??上述国策的推行波澜不惊,效果的显现还需要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朝廷颁布的养廉田制度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经雁北一战,整个雁北地区的九州悉数化为大燕所有。

    ??河北方面,大燕的边境防线已经从白沟河以北继续往北推进了五十里。

    ??由此,大燕获得的无主良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数十万亩。具备了推行第一波养廉田的基本条件。

    ??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文武高官阶层授予养廉田。

    ??王霖只是提了一个基础性的方略,具体的推进全部由李纲三人协商。

    ??三人关起门来研究了好几日,才定下了一个章程:

    ??一品一万五千亩,从一品一万二千亩。

    ??二品一万亩,从二品八千亩。

    ??三品六千亩,从三品五千亩。

    ??北宋全国官员约莫有三四万人,冗官问题非常严重。经过内阁半年来锲而不舍大刀阔斧的精简裁撤,目前大燕王朝朝廷及地方还供养着各级官员两万余人。

    ??这个数目不包括庞大的普通公务员队伍(官吏)。

    ??朝中阁臣,六部尚书,九卿,枢密院……三品以上文官数十人(不包括地方大员),同级别的武勋武将也不少于这个数目。

    ??所以,养廉田的推行注定是一个分阶段、分步走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第一步,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高官体系,授予规定额度半数的养廉田。

    ??第二步,是面向地方三品以上文武大员。规矩亦然。

    ??第三步,才是三品以下的朝廷官员。

    ??第四步,面向三品以下地方官。

    ??此为第一阶段。

    ??相当于给全国供养的文武官员发放了一定份额的养廉田,使养廉田制度建立运行起来。

    ??至于第二阶段何时推进,还要看军事行动和开疆辟土的进展情况。

    ??这两日的东京城非常热闹,朝野震动。

    ??从户部衙门拿到至少数千亩养廉田份额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开始兴高采烈安排佃户、家奴陆陆续续离京赶赴河北和雁北,准备开垦荒田。

    ??养廉田发下去了,耕种需要官员自己解决。

    ??其实到了北宋末期,土地兼并和圈占人口的问题早就暴露无遗,从属附庸于权贵之家的佃户奴仆以及各类黑户不计其数。

    ??养廉田的产权归国有。

    ??官员们拥有的只是耕种权,只要官员在任,耕种权不变,且免五成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