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在线阅读 - 第1069章

第1069章

    ??能与李纲等五位大燕阁相平行并列,张魁等人纵是死了,也与有荣焉!

    ??张魁面色陡然变得兴奋的涨红,他嘴角嗫嚅着,老脸都在颤抖。

    ??他很难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帝居然下旨将自己和周子宴列入大燕功臣阁,凌霄阁,而且还与李纲等大燕相国一起作为第一批人选入内,这是足以光宗耀祖的荣耀啊!

    ??周子宴也是面色骤喜,旋即就有些惶恐不安。

    ??周遭伺候在旁的燕京书院的教授和一些学子代表闻言,无不动容。

    ??张魁和周子宴颤巍巍拜倒在地,他们的门生和随身伺候的一些子嗣后人也都跪拜了一地。

    ??张魁声音嘶哑道:“陛下,学生何德何能,敢受陛下这般恩宠和褒奖?”

    ??“如何不能?上官清,扶起两位大儒来。”王霖环视书院众人大声道:“当年河北尚为两国交战之地,兵凶战危,然为安定局势,张儒和周儒率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不远千里,随朕一起北伐。先是真定府,如今又是燕京。

    ??朕当初来河北,是存了必死之心,所以朕抬棺出征,至今,那棺椁还在真定城的城楼上高悬着。

    ??因为朕知道,我中原强敌环伺,当初的西夏,以及吐蕃,如今的蒙古和金国,这些虎狼异族随时虎视眈眈,窥伺我中原沃土!

    ??前宋国力羸弱,军备松弛,所谓大宋精锐西军,其实多是吃空饷和贪腐堕落、畏惧作战之辈。

    ??以这样的兵马,以这样的国力,如何去与金人对抗?

    ??所以朕以死明志。但,当时张儒等人不顾年迈体弱,不顾兵凶战危,追随朕北上,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我中原、我子民的不世伟业乎?

    ??因此,朕才说,大燕能有今日,两位大儒及天下读书人居功甚伟,不可埋没。

    ??朕钦点两位大儒入大燕凌霄阁,是想让后人和天下人都记住,凡为家国社稷鞠躬尽瘁者,朕不会忘记,天下人不会忘记,史书更不能忘记!

    ??今后,凡为家国天下做出巨大贡献者,当入凌霄阁,此为惯例,不可变更。”

    ??皇帝的话掷地有声,言辞恳切。

    ??张魁和周子宴等人感激涕零,叩首不止。

    ??而在场书院中人无不欢声雷动,山呼万岁不绝。

    ??皇帝这不仅仅是给了张儒和周子宴两位书院正副院长以极高的荣誉和政治待遇,还借此大大抬升了燕京书院在整个大燕士林中的地位。

    ??见张魁和周子宴起身后,王霖上前一步,朗声一笑:“两位莫要自谦,以朕看来,两位本可入朝堂位列公候,荣华富贵一世,且荫及子孙后人,但两位却舍弃富贵,甘于贫寒寂寞,数十载教书育人不辍,此功绝不可轻忽。”

    ??第620章 星火燎原之书院喋血,天命在朕(2)

    ??而且,这同时也是礼遇天下读书人,肯定读书人作用的重要表态。

    ??岂能不让书院教授和学子们欢喜鼓舞。

    ??跟随在后的赵福金等女也微微有些震惊。

    ??她们其实对皇帝突然带她们来书院有些莫名所以,而到了书院,皇帝又突然对两位大儒如此褒奖,给予这般礼遇,实在是出乎她们的意料。

    ??只有赵玉盘心思细腻,回头望着赵福金等女压低声音道:“陛下此番怕是有意为之,借此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以这种方式,来消弭那篇檄文在士林中的不良影响。”

    ??郭媛也嗯了一声,点点头。

    ??崇德却道:“不过,张周两位大儒确乎德高望重,功不可没,陛下恐怕早就有这种想法,不过是趁机选择在今日昭告天下罢了。”

    ??诸女连连点头。

    ??上官清在一旁听着,美眸中越来越透亮。

    ??她本来现在很是有些担心皇帝会越来越重视武人,重视兵马,而轻视文人。

    ??其实也不光是她,很多人都在暗暗担心,因为大燕已经有重武轻文的迹象。

    ??从表面上看,大燕如今的稳定和平和繁荣发展,是数十万上百万大燕将士浴血奋战得来。

    ??但实际不然。

    ??支撑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哪里只是军事,还有经济,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全面运转。

    ??现在看来,皇帝是看到了这种武人势大强压文人一头的迹象,这才做此表态,以为纠偏。

    ??皇帝搀扶着张魁,与周子宴三人在书院的翠竹掩映中徐徐前行,身后追随着的书院中人越来越多。

    ??因为皇帝在场,书院学子不敢高声喧哗,但面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皇帝此刻对于张魁和周子宴的礼遇,无异于对于天下读书人的礼遇,如此明君,居然还被人诋毁污蔑,简直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书院学子们义愤填膺,心中都在为皇帝抱不平。

    ??实话实说,燕京书院数千上万学子对于皇帝的忠诚度是天下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毕竟他们享受着大燕朝廷的供养和优厚待遇,学习着皇帝所著的四书五经集注和诗文,日后又将有光明灿烂的官场前途。

    ??三人走走停停,在书院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书院牌坊前的广场上。

    ??此刻,广场上人头攒动,燕山书院的数千学子,还有燕京城中的各地士子,几乎都被吸引到了此处。

    ??皇帝搀扶着张魁与周子宴两人几乎并肩行来,身后跟随着赵福金等女,在场青衿士子欢声雷动。

    ??王霖微微颔首,缓步登上书院早就布置好的高台。